Copyright ? www.laflandreillustr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大眾日報2025-09-25 10:51:29
兩年四屆人才大會 碩博人才占比過半 兩獲“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
一座“剛剛好”城市的引才密碼
9月20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國·濟南第四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舉辦,2100余家用人單位帶著2.7萬余個優質職位,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迎接天下英才。不論是崗位數量、質量,還是公交出行、物資發放、政策咨詢、簡歷打印等全流程的周到保障,大會處處體現著濟南以城市之名招引人才的熱情與誠摯,“我在濟南剛剛好”的城市人才IP更加具體地呈現在人才面前。
從企業主場到人才站C位
上午8點,大會還未正式開始,展館門口便有大批青年人才排隊入場,這種絡繹不絕的場景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多。散場時記者注意到,早晨求職者帶進會場的厚厚一摞簡歷大多所剩無幾,有些甚至一張不剩。
“一天下來投了紙質簡歷21份,電子簡歷也有十多份,效率太高了。”山東交通學院2026屆碩士應屆畢業生小陳走出會場時說,“過去在求職網站找工作要么要求短期入職,要么簡歷投過去石沉大海,能聊到加微信的很少,今天我可是實打實地對接了很多公司?!?/p>
從小陳的收獲不難看出,此次人才大會來的用人單位不僅多,而且質量高。他直言,雖然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但當天應聘的企業給出的待遇均能達到預期。
據悉,本屆人才大會將人才招引區域細分為博士及海外人才、人工智能與空天信息等15個專區,求職者在各展館入口處掃描二維碼便可獲取專區分布圖,快速匹配用人單位。
“今天過來交流的大約50人,其中有接近40人符合我們的需求。”山東乾云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李顯永告訴記者,該公司在電子信息產業招引專區招聘安全操作系統相關人才,并在旁邊展館的人工智能與空天信息招引專區設置窗口精準招引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人才,讓對接更高效,也讓人才少跑腿。
人才向優與產業向新齊頭并進
當前,濟南市加力培育“13+34”產業鏈體系,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標志性產業鏈正崛起成峰。人才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此次人才大會上,3號展館內,空天信息大學(籌)招聘窗口異?;鸨?。該單位面向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多個專業招聘博士學歷人才,11點左右,該窗口便收到超百份符合條件的求職簡歷。
這是濟南自2024年以來第四次舉辦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2024年共吸引參會人才超10萬名,其中,碩博高層次人才占比達51%。
“這次人才大會,來我這兒交流的碩博人才占到八九成,每10個人里平均有3個是博士研究生。”山東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院工作人員車天程對高層次人才數量之多感到震撼。據介紹,該研究院是省內唯一一所專注腦科學與類腦科學領域的研究院,這與其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無干系。
近年來,濟南先后落地13家“中科系”院所,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20家、省重點實驗室12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81家。這些高能級科研創新平臺為部分高層次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由于所學專業限制,剛從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時,很難在省內找到一份對口工作,但現在研究院落地濟南起步區,我也有機會回來工作了。”現就職于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的龔毅豪說。
讓“剛剛好”成為“留量密碼”
近年來,不論是人才大會形成的引才強磁場,還是因亮燈而爆紅出圈的超然樓,都為濟南帶來了人口“大流量”。那么,濟南如何抓住機遇將其轉化為人才的“大留量”?“我在濟南剛剛好”這一城市人才IP給出了答案。
“剛剛好”是細微之處見真心。聚焦交通、住宿、飲食等關鍵小事,濟南面向全國大學生推出免費乘坐公交地鐵、免費游覽知名景區等青年人才來濟“大禮包”,全國在校大學生累計申領免費公交卡173萬張,免費乘坐公交地鐵1100萬余人次,免費觀演2萬余人次。
“剛剛好”是高調引才見熱忱。濟南每年動態優化、修訂發布人才政策“雙30條”。同時,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青年科技、種業等“小切口”專項政策,出臺新就業形態、哲社文體、網絡安全、法治、貿易、機器人等細分領域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孫文玉說:“現場找到的匹配崗位、實在的安家政策,讓我下定決心落戶發展?!?/p>
高調引才還體現在頻頻讓人才當主角的重大活動上。濟南以立法形式將6月12日設立為“海右人才日”,舉辦“海右人才節”;每年固定舉辦兩場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場均吸引人才超5萬名;每年舉辦“大學生畢業典禮”“大學生開學典禮”,書記、市長分別出席致辭,充分展示城市對青年人才的至高禮遇。
2024年數據顯示,濟南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87.5萬,連續3年每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萬,連續3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連續2年入選“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在“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中,濟南位列全省第1,居北方城市第2位。濟南這座“剛剛好”的城市正被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認可。(記者 胡瀝中 王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