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laflandreillustr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大眾網2025-08-15 09:00:00
近日,菏澤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持召開“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菏澤市系列現場新聞發布會(牡丹產業專場),媒體記者們來到了牡丹產業園,身臨其境地感受菏澤牡丹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
菏澤市委副秘書長、市牡丹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陶福占介紹,菏澤作為“中國牡丹之都”,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譽,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產業鏈最完善的牡丹生產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近年來,菏澤堅持市場化、大眾化、人文化、國際化、品牌化“五化并舉”原則,按照“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發展理念,推動牡丹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歷經歲月沉淀,菏澤牡丹產業如今已發展成為涵蓋種植、加工、科研、旅游等多領域的綜合性產業,形成了完整、富有活力的產業鏈。
一產:從“一花獨秀”到“雙花競放”
菏澤市牡丹資源豐富,擁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個品種;芍藥發展迅猛,“菏澤大芍藥”品牌持續叫響,現存品種超600個;擁有10余個牡丹、芍藥觀賞名園。菏澤市對全國牡丹苗木的支持率超過85%,年出口苗木200萬株、占全國總量的90%,牡丹年宵花銷量突破60萬盆、占全國市場的50%,芍藥鮮切花年銷量達1.2億枝、占全國市場的60%。菏澤市牡丹、芍藥不僅暢銷廣州、上海、北京等國內一線城市,還出口至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初步奠定了菏澤“買全國、賣全球”的產業中心地位,成功實現了從牡丹“一花獨秀”到牡丹、芍藥“雙花競放”的良好發展格局。
二產:從“鏈條初成”到“高端集群”
在全市全力打造“231”特色產業體系的大背景下,牡丹產業在“高品質提升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菏澤市持續做強牡丹產業鏈條,深入挖掘牡丹“全身是寶”的資源優勢,聚焦高端萃取與健康產品研發,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與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菏澤牡丹產業技術研究院的體制優勢,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發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特色優勢產品,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消費需求。培育出堯舜牡丹、龍池牡丹等一批龍頭企業,推動牡丹產業向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和營養保健等領域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擴大企業規模,助力菏澤牡丹走上綠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的發展道路。目前,菏澤市各類牡丹生產、加工、出口企業達到120余家,開發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醫藥類產品260余種,產品遠銷美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產:從“單一業態”到“文旅融合”
牡丹產業還帶動了文旅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牡丹+”經濟模式。每年四五月份,牡丹、芍藥競相綻放之時,菏澤舉辦的牡丹節會吸引著八方游客,有力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今年牡丹節會期間,全市接待游客992萬人,同比增長14.8%;實現旅游收入60.7億元,同比增長13.6%。與此同時,牡丹剪紙、牡丹刻瓷、牡丹絲綢、牡丹漢服等各類牡丹特色文創產品層出不窮,琳瑯滿目,工筆牡丹畫暢銷國內外市場。
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曾評價,菏澤牡丹兼具“三大特性”——雍容氣、英雄氣、民間氣,蘊含著剛強、奉獻、正義、浪漫的文化性格。依托多元的牡丹文化,菏澤先后創作了以牡丹為題材的電影、戲曲10余部,出版牡丹書畫集、影集70余部,編著牡丹文化著作及刊物100余種。《菏澤牡丹譜》重磅發布,系統收錄了1308個牡丹品種,填補了菏澤市近百年無綜合性牡丹譜錄的學術空白,還作為“菏澤禮物”廣贈嘉賓,廣受好評。如今,帶有牡丹元素的文創作品已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比如熱播電視劇《國色芳華》,使用了2500株菏澤牡丹,讓眾多觀眾為之沉醉。憑借牡丹產業的帶動,菏澤躋身《馬蜂窩全國“五一”熱度漲勢最快小眾城市》前10(位列第4),入選新京報網紅城市潛力榜50強,在《山東品牌影響力報告》中躋身全省品牌影響力第一。
“牡丹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綜合性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陶福占說,菏澤市將立足牡丹發展實際,按照“五化并舉”思路,把牡丹觀賞、牡丹文化藝術、牡丹產業融為一體,加快構建牡丹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牡丹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以花為媒,以花興城,真正叫響“中國牡丹之都”城市品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圍繞打造“全國牡丹高質量發展核心區”為中心,突出“牡丹產業培育、牡丹文化挖掘”2個重點,強化“科技創新、龍頭培育、品牌打造”3項措施,做好“政策引導、節會舉辦、宣傳推介、督導指導”4項保障,全力以赴推動牡丹產業高質量、可持續、多元化發展,助力菏澤牡丹產業綻放新的光彩。